信息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各地动态

金华武义新乡贤徐成斌:铸梦诗画田园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侨务办)          发布时间: 2020-12-07 打印本页 字体:

“我有田庐,可蔽风雨;我有田庐,可致耕读。”一位酷爱文艺的中年人,在武义办企业的间隙,沿着一条内心的河流,收藏了半个村庄——田庐文创园。

“老少年”的“文艺梦”

1971年出生的徐成斌是兰溪人,2006年起,他在武义创办了浙江嘉美厨具有限公司,主营厨具出口。一次偶然机会走进坛头村游玩,白鹭翻飞的湿地、碧波粼粼的潘午潭、蓊郁的松林,还有村里的古朴老宅、深深巷弄、袅袅炊烟以及质朴的民风……徐成斌心里曾刻画过许许多多遍的梦中田庐在现实中浮现。

经过多方考察,徐成斌发现履坦古镇和坛头一带不仅有十分稀缺的保存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而且还有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是一处可以依托古村民居,开发文旅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2018年年初,徐成斌成立浙江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首期投资500万元,租下坛头村的八幢搁置老屋,以“民宿+文创”形式打造田庐文创园。之后又投入500万元开始了二期开发建设,新增乡村美术馆、青年旅舍、音乐主题民宿、婺窑工坊等业态,进一步延伸文创产业链,输出更多文创产品。

图右为浙江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成斌

“依托坛头村的生态资源和其他政策,传承当地的书画、诗文、婺州窑等人文非遗,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生态宣传、文化创作于一体的产业园,让这里原本日渐消逝的传统建筑得到有效利用,为文化传承贡献绵薄之力。”徐成斌说。

村庄“活”了   村民乐了

吸引人、聚人气,是乡村振兴所急需的。

“我家的老房子多年没人住了,一下雨就漏水,再不修就成危房了。可修的话得花不少钱,再说修回去也不会去住,但祖辈留下的老屋任其破损下去又不忍,一直处于两难中。现在因了田庐这一问题就解决了,还带来了不少收益。”

在田庐文创园的推动下,坛头村民宿、餐饮等服务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以前吃不完的蔬菜瓜果,拿到市场卖觉得麻烦,数量不多又要花费不少功夫,放在家里烂掉又觉得可惜,现在有多少徐总都会叫工作人员买去。”

如今的田庐,集成民宿、餐饮、会议接待、茶咖、读书会、“渔书”书屋、婺窑工坊、艺术展览、花艺陶艺等项目,入驻了50余家社会组织,是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浙江创作基地、金华市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等十多个集文艺、生态建设、网络、电商主题的创新实践基地。“湿地旅游文化节”“汉服文化节”“诗会”“书画交流”“摄影大赛”等等,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坛头村乃至履坦镇人文旅游聚会的的乡村“会客厅”。

撒下绿色种子  吹起文明之风

“以前的坛头湿地垃圾遍布、泥沙淤积。自从“五水共治”以来,履坦镇和坛头村累计投入1400余万元,完成清淤量70余万立方米,清理垃圾500余吨,对600多亩的湿地公园征地和建设。经过了大力整治后,才有了如今青山绿水。”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介绍。

在这种环境中创业,徐成斌格外珍惜这宝贵的生态整治成果。他牵头成立了一个民间志愿者组织,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取名为“武义县生态文明促进会”,这也是全省首家县级生态文明单位。徐成斌说,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紧紧相依,保护生态环境、传递生态文明是每个人的责任,不能因旅游、民宿、农家乐等项目的开发而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环境。

人文气息的日渐浓厚,也逐渐熏陶感染着民风民俗。“来村里开展活动,游玩的很多是文化人,我们也得维护维护自个儿形象,不能像以前一样不讲究。以前村民经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现在都主动把垃圾分可回收、不可回收扔进垃圾筒里,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村民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而这一切的改变,除了近几年精品村庄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与田庐文创园建设着实是分不开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